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文学的外译是中外文明对话的重要途径,是中国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承载着建构中华文明形象的重要使命。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在日本有很多关于鲁迅作品的翻译与研究,出版了大量鲁迅作品的日译本。其中,以竹内好、藤井省三、井上红梅等人的翻译最为代表。
《故乡》是鲁迅重要的代表作,竹内好的译本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藤井省三则对于老一辈的翻译方法予以批判,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创造性重译了鲁迅的作品《故乡》。中国文学作品的日译本对比研究,是深入探讨翻译理论的重要实践,同时也是语言学习者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本课题选取竹内好与藤井省三的鲁迅《故乡》日译本,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的角度下探讨最适合译文及翻译策略,并分析其传达效果,希望能够对今后的翻译学习与实践有所启发。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一)归化异化的翻译理论
二)论文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将主要采用比较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在掌握归化异化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对鲁迅《故乡》的竹内好日译本及藤井省三日译本进行研究。
研究步骤:
4. 参考文献
[1]田中美也子.教材「故郷」(魯迅作竹内好訳)の翻訳上の問題:「は」と「も(也)」で変わるルントウ(閏土)觀 その(二) [J].『教育国語』1999年10月
[2]佐藤美希.日本語翻訳におけるforeignization和domesticationのストラテジー:オスカー#12539;ワイルドの作品翻訳をめぐって[J].『国際広報メディアジャーナル』.(2004)2:185-203
[3]丁秋娜,魯迅「故郷」の教材研究 : 翻訳文学という側面から考える[J].『教育国語』2007年11月
5. 工作计划
1 | 第八学期 1- 8周: |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
2 | 9-13周: |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
3 | 14-16周: |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
4 | 16周或17周: |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从日本人表白方式看日本人语言表达的暧昧性开题报告
- 通过家庭伦理剧看二战后日本女性社会地位变化的原因开题报告
- 分析《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创新与延续开题报告
- 『キッチン』に見るばなな現象开题报告
- 中国人学習者の日本語心身擬態語の漢訳―『伊豆の踊り子』に基づいて开题报告
- 江戸時代における中日文学の狐像の相似点――『聊斎志異』と『夜窓鬼談』を中心に开题报告
- 諺から見る日本文化の特徴开题报告
- 关于日语母语者与日语学习者的敬语误用的研究;日本語母語話者と日本語学習者に見られた敬語誤用に関する研究开题报告
- 神話論に基づいた日本ブランドマーケティング手法について开题报告
- 「Metaphysics」の翻訳に関する一考察――井上哲次郎と厳復の訳語を中心に开题报告